丹娜絲颱風複製去年凱米災情
丹娜絲颱風的回馬槍大雷雨,幾乎複製貼上去年七月凱米颱風的慘痛淹水災情,甚至是加碼演出,讓鹿港、福興淪為水鄉,民宅進水、農作物受損,情況慘重。政府單位雖然啟動相關災害救助方案,條件卻較凱米颱風時嚴苛,讓民眾頗為失望。
去年凱米颱風來襲,彰化縣政府宣布正常上班上課,不料卻強降傾盆豪雨,又逢海水滿潮,頓時汪洋一片,讓民眾深感無奈。此次丹娜絲的颱風尾狂掃,驚人的大雷豪雨成災,鹿港、福興大淹水,甚至有鹿港民眾認為,這是該地區四十年來淹得最嚴重的,去年淹水的無奈再度浮現,讓民眾徒呼負負!
行政院長卓榮泰在十一日,率領農業部、水利署等相關部會,到鹿港、福興關心淹水災情和全縣農損狀況。彰化縣是蔬果重要產地,初估農損金額已達三億元,縣長王惠美懇請中央公告彰化全縣為「全品項」受理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地區,簡化農民的申報手續,讓農民安心復耕。
而八日當天鹿港、福興因強降雨,單日累積雨量是全台之冠,瞬間時雨量超出市區排水系統保護標準。雖然抽水機組全數運轉,但正值漲潮,造成嚴重淹水災情。鹿港老街、福興橋頭等低窪地區,都發生汽、機車泡水,民宅進水等財物損失。由於這次住戶淹水補助的條件,較凱米颱風時嚴苛,難免導致民怨。
去年淹水災情引發議論和關注,縣府曾邀請營建署、水利署等相關部會官員,前來勘查研議,提出三項治水方案,包括設置固定抽水站、新增下水道分流及建置滯洪池等。這大多已是老調重彈,必須真正落實,才能因淹水危機,帶來治水的轉機。
誠如縣府水利處所言,水患治理需要完整規劃及龐大經費挹注,不是一朝一夕可為;鹿港、福興的淹水,並非全因區排斷面不足或清淤等問題,應用通盤研擬整治改善方案,來爭取中央相關治水經費,解決鹿港、福興區淹水問題,達到「最小淹水面積、最快退水時間」的高安全目標。
但是有專長災害防救的學者認為,一方面是氣候變遷,另方面是人為開發越來越重,花預算治水能一勞永逸是迷思,頂多是降低淹水機率或嚴重程度降低,會淹水的地方仍會淹水。在未來極端氣候頻繁出現的情況下,颱風帶來的強降雨或災害,再多的治水預算或水利工程,不是解決水患的萬靈丹,民眾也應該做好完善的防颱準備,才能減低颱風災情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