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長園地
從神桌到餐桌的工藝美學傳承
「錫工藝」是中國傳統工藝,追溯歷史早在商周時期即開始發展,而臺灣的錫工藝則是源自大陸先人渡海來台,迄今已有百年歷史。鹿港的錫藝在清嘉慶年間到臺灣戰後間蓬勃發展,鼎盛時期錫舖一度多達六、七十家。
早期富裕人家廳堂擺設各式錫器,以顯示財富及身分地位;昔時有諺:「入門看交椅茶几,桌上看花瓶五賽」,「花瓶五賽」指的是錫製的五供,分別為一座檀香爐,燭臺、花瓶各一對,由打錫師傅製作燭檯、柑子燈、花瓶等神佛禮具。
圖書藝文中心二十三日起迎來今年重量級的第八檔展覽「技承~十疊工藝聯展」,以「從神桌到餐桌」為策展主軸,呈現錫器工藝從傳統禮器到當代生活器具的美學轉化,作品涵蓋花器、茶具、香道器具、燈飾、壁飾等創作,運用錫金屬溫潤的質感為創作媒介,展現傳統技藝如何在時代更迭中延續、轉化與創新,讓工藝真正走入生活。
本次展覽的推手李漢卿老師,為百年老店「瑞興錫舖」第四代傳人。自民國一OO年起於彰化縣鹿秀社區大學開設「傳統錫器傳研」課程,秉持著「教學相長」的精神推動錫工藝傳承,透過系統化課程設計,從基礎禮器製作到進階創作,帶領學員從由淺入深,逐步掌握錫工藝的技法與文化內涵,並於一O九年度出版「技承」工序書,完整記錄錫工藝的製作流程與精神,期盼讓更多人了解、認識這項珍貴傳統技藝,並得以妥善保存下去。
從祭祀用品到生活藝術,錫工藝在李漢卿老師與學員的共同努力下,化為一股堅韌的創作能量,凝聚成閃耀的銀色光影。志宏誠摯邀請大家前來觀展,探索工藝傳承的韻與美,感受錫藝「由傳統而生、因創新而續」的生命力。〈鹿港鎮公所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