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鹿港龍王祭成功登錄無形文化資產

期待鹿港龍王祭成功登錄無形文化資產

二0二五年「鹿港慶端陽系列活動」,日前由龍王祭揭開序幕,福鹿溪龍舟場水道,槳聲燈影即將進行精采的龍舟賽事,小鎮的人們也為每年一度的民俗盛宴而心頭浮動,而已成為鹿港、福興端午熱鬧祭典活動,「鹿港龍王祭」卻還未能登錄無形文化資產,則是需要再加油!

鹿港慶端陽系列活動發端福鹿溪龍舟賽,彰化縣文化局曾於民國一0二年,鼓勵地方以龍王祭之名申請登錄彰化縣民俗傳統類「無形文化資產」,由於當年申請者同安寮十二庄請媽祖、南瑤媽笨港進香等,都是超過百年歷史,加上提報匆促、資料準備不週,因此鹿港龍王祭鎩羽而歸,令地方扼腕不已!

鹿港慶端陽活動主軸龍舟賽,近五十年來對於帶動鹿港、福興地區發展,可說具有全面性且深遠貢獻,而且也是台灣本土民俗文化覺醒的春雷,因此彰化縣文化局希望「鹿港龍王祭」,在民國一0七年再度申請登錄無形文化資產,各界原本高度期待,不料等來卻是失望的結果。

為保護世界人類文化,聯合國成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以登錄「世界自然遺產」與「世界文化遺產」方式,希望流傳子孫。台灣也訂定「文化資產保護法」,保存維護「有形文化資產」、「無形文化資產」。對於無形文化資產登錄指定的五大評定基準,包括傳統性、地方性、歷史性、文化性、典範性。

鹿港、福興至今登錄為民俗傳統類的無形文化資產者,有由朝陽鹿港協會主辦,鹿港慶端陽活動的「魯班公宴」,邀請全台人間國寶、各縣市登錄工藝保存者等,以精美工藝品參展宴祖師;文化部、文資局、彰化縣長等貴賓都參與巧聖先師祀典,可說台灣工藝界的年度饗宴,魯班公宴在九十七年登錄為無形文化資產。

鹿港、福興、埔鹽三鄉鎮,一年一度宗教盛事「同安寮十二庄請媽祖」,已延續將近兩百年,經福興鄉公所輔導福安宮提報彰化縣文化局,在一0三年通過登錄民俗類「無形文化資產」,提昇其在公部門的文化資產地位,對於維護保存這項珍貴宗教民俗活動,有重要的意義。

綜觀魯班公宴、同安寮十二庄請媽祖兩案,能過成功登陸無形文化資產,除了客觀的條件,提報單位背後強烈的動機也是成事主因;例如十二庄請媽祖,被公所視為當時鄉長粘禮淞爭取連任的成績單,因此大力協助廟方難以勝任的艱澀文書資料填報等作業,最終順利通過。

鹿港慶端陽龍舟賽龍王祭,對民俗傳統的重要意義,早已不言而喻,期待能再度努力,成功登錄無形文化資產,讓這項民俗祭典能夠永世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