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港地區輪普  初四文武廟

鹿港地區輪普  初四文武廟

嘉慶十六年(一八一一)鹿港海防同知薛志亮捐俸倡建文祠、武廟,由士紳陳士陶負責文昌祠,蘇雲從負責武廟的興建。文祠曾歷經嘉慶、同治、光緒重修,民國六十四年文祠遭回祿之災,建築物受損,民國七十四年依原貌重修。文祠為二進一院的建築,前方有一座水池,稱為泮池。文祠主祀文昌帝君,同祀倉頡先師、魁星爺。武廟主祀關聖帝君,配祀關平、周倉。文武廟裡的文祠、武廟與文開書院,分別見證了鹿港信仰、商業與文化的發展脈絡,更述說著鹿港曾經的風華絕代。

鎮長許志宏表示,有信仰得安定、有商業乃繁榮、有文化見涵養,禮俗祭祀機能的文祠、武廟,傳道授業、結社集會的文開書院,三者合為一體的縣定古蹟文武廟,「多功能」、「高CP值」的特殊性,在台灣傳統廟宇裡實屬罕見。

鎮長許志宏也表示,走著走著,文武廟走過了超過二百年的歲月,孕育出許多的舉人進士,更接受了無數民眾祈求膜拜;在歷史軸線裡,鹿港人薪火相傳、世代交替,而文武廟在物換星移、送往迎來下,依然在人們心中扮演著不可取代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