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港公會堂《平安行》 邂逅傳統與當代的平安之旅
二O二五台灣設計展「鹿港公會堂」的展區《平安行》,由創意團隊「平凡製作」、在地文史團隊「發落文化」與空間團隊「三分之三設計」攜手策劃,展覽主視覺則由新銳設計師張翔攜手在地團隊「下一頁設計」操刀,以濁水溪藍為基調,結合「虎仔香」與「龍王頭」意象,將地方符號轉化為鮮明的當代符碼。
《平安行》從歲時節慶中展現彰化人日常祈願的生活智慧,融合多元民俗,透過在地信仰形塑生活樣貌與文化認同,展覽以「平安」為策展核心,從上元、中元、下元三大節令為策展主軸,融入彰化節慶民俗文化,包含正月「拜天公」、迎燈排、慶端陽、媽祖信仰、中元普渡、到下元節的「謝平安」,勾勒出節慶與民俗中蘊含的生活智慧與文化意涵。
展覽共規劃三大展區,走進展場,第一區以「拜天公」為核心,揭示家戶祈求平安的起點,所呈現的不僅是祭拜的形式,更是人們敬天謝地的態度,以及對家庭與生活的守護,傳遞出平安是貼近日常、最持久的信念;接著第二區透過「歲時圓盤」串連節俗故事、影像與地景模型,象徵歲月循環的延續,展覽以八大民俗節慶從「拜天公」到「謝下元」次第展開,娓娓道來其中的生活智慧與信仰傳承,此區不只是節慶再現,更透過聲音、氣味與互動,帶領觀眾親身感受節俗如何凝聚在地,在歲時更迭中形成共同守護的文化力量。
展區最後設計陳列香包、香火袋、符咒等祈福小物,呈現日常寄託祈願、守護平安的生活樣貌,象徵人們如何將祝福寄託於日常生活。這裡強調的是信仰的延展性,把這份祝福化為生活的一部分,結合互動裝置「平安行葫蘆問」,將祈福文化轉化為互動體驗。觀眾不僅能帶走專屬祝福,也在參與過程中感受「平安」的多重層次,在趣味中體驗信仰的細膩與共感。
▲許多民眾前往鹿港公會堂《平安行》參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