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隨帆動 相約漢中」漢江舉辦帆船展示

1 min read

在大陸陝西這個內陸省份中,能看到萬水千帆與碧水藍天交相輝映的美麗景象,是十分神奇而浪漫的事!
大陸陝西漢中市日前舉辦「心隨帆動·相約漢中」2024「五一」帆船展示活動,千帆競發,共赴「天漢之約」。漢中這場帆船嘉年華,以帆為界,上接星辰,讓民眾難得看到揚帆起航於漢江上暢遊,助大陸內陸民眾感受「揚帆」魅力,聽風看浪聆聽帆聲。
活動就在陝西漢中市的漢江天漢大橋至漢江橋閘水域舉辦,帆船展示活動當天,有8艘帶有「漢中歡迎您」、「綠色迴圈 漢風古韻」、「建設生態城市-回漢人老家」等船體宣傳圖案的單體帆船展示區,現場吸引了許多市民和遊客聚集觀看和「打卡」。
這次活動把帆船訓練放在內陸河流上,在航行過程中,漢江兩岸的城市風光可盡收眼底,在帆船上市難忘的體驗,在岸邊看到的是碧水藍天中帆影飄飄。

帆船在漢江上蓄勢待發!(吳懷舉攝)

這項帆船展示活動,漢中市邀請了體育裝備企業開展水上運動體驗、帆船技能培訓和文化科普宣傳,是深化體旅融合、豐富旅遊體驗、開拓消費新場景的一次積極探索。
例如在帆船科普展板區,圖文並茂的展示了帆船基礎構造、帆船產業、奧運帆船發展史等內容,再通過志願者的講解,讓大家近距離瞭解這項戶外水上運動的奇妙吸引力。現場許多漢中市民表示,很早就從家中出發趕來觀看帆船展示,是第一次可以在家門口看到帆船展示和科普宣傳,感覺不虛此行。
在帆船展示活動訓練起航儀式上,隨著鳴笛聲響,由8艘單體帆船、10艘雙體帆船組成的船隊依次下水,帆船訓練學員們在江面上「乘風破浪」,漢江上鼓起了一面面黃白藍相間的船帆,與碧水藍天交相輝映。

美麗的漢江上藍天綠水中,聽風看浪聆聽帆聲。 (陳雨樵攝)
陝西漢中市的漢江十分美麗是休閒好去處。
陝西漢中在漢江舉辦帆船展示活動。(陳雨樵攝)

據悉,這次帆船展示活動為期五天,活動主要是讓身處內陸城市的市民遊客領略別樣漢江美景,體驗揚帆起航的魅力,為漢中市打造內陸帆船運動基地,發展文化旅遊、體育運動、帆船裝備製造相關產業儲備動能,提供漢中高品質發展新方向。

漢江上,帆船展示互動準備中。

西嶽廟 矗立太華山下 規模宏偉古建築群落 被稱為「陝西故宮」

【記者蔡叔涓報導】廣袤的西北大地上矗立著一座規模宏偉、尊崇的古建築群落,被稱為「陝西故宮」,那就是位於八百里秦川東部,一個千古名碑薈萃絕唱地,稱作「小碑林」;它是歷史王朝興衰更替的縮影,是山嶽祭祀文明的典範,遠近聞名遐邇的西嶽廟。
西嶽廟位於陝西省華陰市嶽廟仿古步行街東段,它南距華山約5公里,東望潼關軍事要地,西臨華陰市,北依渭河約5千米,地處黃渭洛金三角地帶,交通方便,八省通衢。
滔滔渭水河畔有一處神仙思戀鄉,也流傳著美麗的愛情佳話,被譽為「寶蓮燈故里」;巍巍太華山下有一座千年祭祀廟宇,號稱「五嶽第一廟」。

西嶽廟的宏偉古建築群落,被稱為陝西故宮。

西嶽廟,這顆秦川境內的一顆明珠,佔地 12 萬平方米,是西北地方現存最大的明清風格皇家宮殿御苑式古建群落,規模宏偉,佈局嚴謹,形似北京故宮;歷史上曾經吸引了無數帝王將相、達官顯貴,文人墨客、學者名流來祭謁造訪。
西嶽廟也是歷代帝王祭祀華山神少昊的地方,始建於西漢武帝元光初年,初名為集靈宮,曾有下廟、西嶽華山神廟、金天王神祠、華嶽廟等稱謂,俗稱大廟,又叫皇廟,到明代開始稱為西嶽廟,此名稱一直延續至今。

陝西西嶽廟有小故宮之稱。

西嶽廟自漢代創建,距今已有2100 多年的歷史,歷經漢、魏、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興建、整修,,奠定了今日氣勢恢宏的宮殿建築群、重城式「日」字結構、六進院落格局。廟宇坐北朝南,南北長525米,東西寬225米,軸線貫穿,東西對稱,外郭內城,城牆四角均有多簷角樓,金碧輝煌。
自漢武帝始,先後有唐玄宗、宋真宗等100 多位皇帝親幸西嶽廟祭祀華山神;還有清康熙、乾隆、同治、光緒、慈禧、果親王、郡王王等皇帝和皇親貴胄曾為西嶽廟題匾、題詩,這此都為西嶽廟增添了皇家祭祀廟宇的風采。

巍巍太華山下有一座千年祭祀廟宇,號稱五嶽第一廟。

在1988 年,西嶽廟大陸國務院批淮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隨後進行整修,沿中軸線上的主體建築有:影壁、棋盤街、灝靈門、甕城、五鳳樓(午門)、欞星門、天威咫尺牌樓、金城門、金水橋、灝靈殿、寢宮、後宰門、望華橋、少昊之都牌樓、禦書樓、蓐收之府牌樓、萬壽閣、游嶽坊等。
其他附屬建築有冥王殿、靈官殿、禦碑亭、八角攢尖亭等,城牆四隅的角樓更是結構獨特、造型別緻。現在的西嶽廟可謂四周重城圍護、角樓翊衛,憑山帶河、惲堅完整,亭臺樓閣相錯其間、蒼松翠柏掩映其內,一派皇家苑囿、神仙宮闕的大器風範。
現今,西嶽廟不但承載著華山山嶽文化的內涵,而且頂戴著自身廟宇魅力的光環:館藏文物豐富、古樹名木參天、名碑薈萃、古建築卓絕、神話傳說感人等。
在這裡,人們可以慎終追遠,體驗神秘厚重的祭祀氣息;可以流連忘返,感慨精美卓絕的建築藝術;可以陶冶性情,領悟三教合一的大道至理;可以靜心瑞摩,品味文筆俱佳的碑銘題刻。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