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畔,北京路縣故城遺址公園暨路縣故城遺址博物館近日開園,佔地68公頃,對市民遊客免費開放。這座「考古+博物館+公園」跨界組合的公園,位於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北側,秉承「館園一體」運行理念。博物館由城內遺址區、城郊遺址區、城外墓葬區構成,既展示了出土於漢代路縣這片土地的大量文物,也通過15個漢代特色景觀點位,復原當時城內社會百態。

向公眾展示考古發掘現場
經考古發現,路縣故城遺址所在的區域從戰國時期就有很多人類生活居住的遺跡。公元前201年,漢高祖劉邦下詔「天下縣邑城」,路縣故城應勢而建,成為漢代北方地區的邊防門戶。直至當代,這片土地始終生生不息。
2016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先行考古勘察,深埋於地下兩千多年的路縣故城遺址重現。遺址一直在持續進行考古發掘。公園也將結合每年考古工作開展公眾考古活動,讓公眾近距離直觀感受考古發掘的魅力。

景觀復原「長樂未央」漢代生活
「路縣故城遺址公園」字樣,字體取自漢代流行的隸書,整個牆面以考古土層的文化斷層面為元素,將漢代、遼金、明清、近現代等各時期的土層效果模擬還原,展示不同年代夯土層的變化過程。
進園後,一路向北,公園打造了15個展示景點,市民遊客可瞭解漢代人制陶、酒肆、食店、茶坊等社會生活場景。
第一個景觀點位——「長樂未央」,是考古出的南城門原址,採用漢代門洞樣式進行復原展示。這一景名取自遺址出土的鋪地方磚「樂未央」字樣,寓意生活幸福無止境。「位公卿、樂未央、大吉昌」,九個字真實反映了漢代的幸福觀——「位及公卿,長樂未央,大吉大昌。」

其餘景觀點位也各具特點。「政通人和」,還原漢代衙署文化。「良工巧匠」,展示漢代路縣各種工藝場景。「繁榮市井」,還原漢代肆的佈局和商業活動。「百草名方」,以漢代名方的品種組合方式種植了大量中草藥,構成漢代藥用植物景觀。

無界公園18個入口24小時開放
在路縣故城遺址公園,孩子們可以參與科普體驗,進行研學活動。
博物館地下一層設置了考古體驗空間、沉浸式展區。圍繞「考古」與「漢代文化」,公園推出「小小洛陽鏟 大大考古夢」「路縣小小制陶匠」「漢代本草文化之旅」等首批互動科普體驗。在室外的「良工巧匠」景觀,孩子們受邀來當制陶工匠,親手捏出專屬陶器,感受漢代制陶業的發展。

路縣故城遺址公園是一家無界公園,共有18個入口,全天24小時開放。園內6座生態衛生間24小時開放,衛生紙、洗手液等基礎消耗品也每日「不斷供」。全園設置9個自動販賣機和2輛可移動商車。位於遺址公園北園的服務車提供充電寶租用,雨傘、輪椅等服務。北園還設有兒童遊樂區,以城堡、烽火台、蹴鞠、戰馬戰車等造型設置各種遊戲項目,豐富兒童的娛樂體驗。(任珊/文 潘之望 方非 武亦彬/攝)
通州首座再生水廠生態公園開放
遊人腳下 18萬噸污水在淨化
蝴蝶在紫葉黃櫨叢中翩躚,孩童的笑聲伴著壓水井的吱呀聲迴盪……這不是尋常的城市公園,而是位於通州區的碧水污水地下再生水廠地面景觀公園。該公園將污水處理的十餘道複雜流程全部藏於地下,地面則變身為佔地110畝的生態綠洲,是通州首座再生水廠生態公園。公園已於7月1日起免費開放。

市民遊玩賞景時可能注意不到,就在公園下方,日均18萬噸污水的深度淨化正在進行。
這片新生綠洲精心規劃四大功能區。科普體驗區與水科學教育區裡藏著最受小朋友歡迎的老式壓水井。只需先倒入一碗水作「引子」,無需電力或燃油,巧妙利用大氣壓強就能壓動槓桿源源不斷抽出水流,再引入旁邊的小型水景系統,讓孩子們體驗物理的奇妙,感知水循環的奧秘。

大眾活動區與林間休憩區也是孩子們的樂園。攀爬網、鞦韆、迷你滑梯,吸引著小探險家們。遊樂區旁,一幅畫卷式的大運河文化牆徐徐展開,講述著流淌千年的水故事。在林木蔥蘢的休憩區,油松、海棠、丁香等以復層混交方式營造出近自然林群落,為市民提供靜謐的放鬆角落。

承擔污水處理工藝功能的四座排放塔,也是獨特的水文化載體——塔頂分別鐫刻著「海晏河清」「風調雨順」「天下熙寧」「上善若水」,構成獨特的文化景觀。
公園裡5.7萬平方米人工濕地與園林水系所用水源,都是碧水污水地下再生水廠優質的再生水。
水廠主廠區位於地下。從廠區北側通道沿緩坡來到地下,便是長達500米的廊道,廊道兩側分佈著污水處理單元。經過技術更新,該水廠日處理規模從10萬噸提升至18萬噸,主要出水指標達地表水Ⅳ類。污水到水廠轉一圈,不到24小時就變成清亮的再生水。碧水污水地下再生水廠通過水源熱泵、精確曝氣等技術實現碳減排上萬噸,生態效益與社會效益顯著提升,排出的高品質再生水多途徑100%回用,開闢了城市第二水源。(鬍子傲/文 秦鑫/攝)
月亮河夜市吃美食、大運河上玩槳板……
副中心清涼經濟乘「熱」而上
大暑節氣,北京經歷持續高溫,在城市副中心,一股「清涼經濟」正隨著熱浪悄然興起,展現出蓬勃活力。大運河畔不斷湧現的消夏新場景,留下一個個鮮活的「清涼瞬間」,持續激發著消費新動能。

「環球酷爽夏日」引爆青春
「先在主舞台『洗澡』,再去霸天虎過山車甩干……真的太爽了!」本月剛參加完高考的王雨,眉飛色舞地講述著他和同學「鑽研」出的環球影城夏日玩法——他們在風速與失重中,將高考的壓力連同T恤上的水分一同釋放。
主舞台怎麼還能「洗澡」?王雨說:「我們就是奔著這項目去的。」近日,廣受好評的「環球酷爽夏日」回歸。無數像王雨一樣的年輕人,帶著滿格的「青春能量」來到環球影城觀演、遊樂、玩水。園區還為遊客提供了三台烘乾機,方便淋濕後盡快「回干」,繼續體驗下一段奇妙旅程。
對於喜歡「情緒型旅遊」的新一代年輕人來說,與小黃人、功夫熊貓阿寶、威震天一起「蹦水迪」,體驗酷爽版環球影城,是屬於夏日的「限定回憶」——炎炎暑天能在「大片世界」得到這樣一份「清涼感」,簡直不能更「酷」!

月亮河夜市匯聚消夏美食
太陽開始落山,副中心五河交匯處,月亮河夜市熱鬧了起來。「真沒想到,在通州也能吃到正宗的天津古香齋刨冰!」馮婷婷已在通州安家10年,她說,在天津古香齋刨冰就像北京的北冰洋汽水一樣,稱得上「盛夏標配」,吃上一口,冰冰涼涼、酸酸甜甜,消夏的感覺就來了。
去年夏天開業以來,月亮河夜市經過多次升級,現已集合140個小吃攤位,提供300多道地方特色美食。一年來,在夜市的帶動下,月亮河小鎮吸引海內外遊客超300萬人次,促進消費超1億元人民幣。
「停車場免費停車2小時,很多商戶支持掃碼點單,到號直接取,根本不用圍在攤位前邊『拼手速』。」通州居民劉欣說,月亮河夜市體驗感非常好,吃飽喝足後還可以去大運河上的千荷瀉露橋吹吹晚風,再走到西海子公園裡,看「三廟一塔」迷人的夜景,夏日「夜生活」特別愜意。

國家級槳板教練運河上開課
週日下午,國家級槳板教練、微度俱樂部主理人阿珂在千荷瀉露橋辦了場體驗課,吸引了10多位初學者參與。碧波輕漾的運河上,一艘艘色彩鮮亮的槳板劃開水面,初學者們身著救生衣,在教練的指導下,顫巍巍地跪上漂浮的槳板,緊握手中的長槳。
「膝蓋微微彎曲,核心收緊!槳葉入水要垂直向前推……」阿珂洪亮的聲音在河面上迴盪。彩色運動服、槳板點綴著清澈河水,與岸邊的綠柳、古樸的燃燈塔共同構成一幅動靜相宜的畫卷。一位穿著藍色T恤的男孩稍一分神,身體晃了晃,險些落水,他趕緊俯身抓住板沿穩住,在教練的鼓勵下又咧嘴笑著重新嘗試。另一側,一位年輕姑娘起初動作僵硬,幾經調整,終於能穩穩站立,流暢地划動起來。槳葉帶起的水花在陽光下閃爍,她臉上滿是初次成功的興奮。
水聲、指導聲,夾雜著成功駕馭後的歡呼聲,交織成大運河上獨特的活力樂章。阿珂說,俱樂部正在推廣「城市微度假、微旅行」的理念,給年輕人打造一個不用出遠門就有休閒度假感的娛樂解壓場景。「大運河比城裡的護城河、亮馬河寬闊得多,傍晚時分波光粼粼的感覺棒極了!濱水休閒步道以及各類配套服務設施也挺完善,真的很適合微度假。」

櫻桃小鎮添「暴風雨水療」
沿著大運河往下遊走,在櫻桃小鎮西集,7000餘畝果園內紅燈、雷尼、早大果等20餘個品種的櫻桃掛滿枝頭,色澤鮮艷、果香四溢。今年盛夏,來西集品嚐香甜櫻桃的遊客,還可以感受全市首個「暴風雨水療」帶來的反差體驗。
遊客置身智能溫控按摩池,池子周邊聲光電系統模擬著電閃雷鳴,屋頂的水流裝置,讓「人工暴雨」傾瀉而下……不久之前,陽光會議中心轉型升級為陽光彩虹灣‧水世界,已接待遊客6400餘人次。除了「暴風雨水療」,這裡還有貫穿室內外長度近百米的極速彩虹滑道、室內滑板衝浪裝置、「石光暖境」療愈空間。
陽光彩虹灣‧水世界相關負責人介紹,這裡不僅是一個水樂園,更是副中心微度假矩陣的重要組成部分。距離環球影城14公里、大運河遊船碼頭10公里、西集櫻桃採摘園3公里,遊客無需舟車勞頓即可組合出三天兩夜的微度假行程。(陳強)
副中心公園荷花盛放
盛夏時節,城市綠心森林公園內荷花競相綻放,園內竹軒、福澤湖、運河故道三大賞荷點各具特色,成為市民消暑納涼、感受自然之美的絕佳去處。
從綠心東南門進入,向西南方向步行片刻,便抵達了充滿江南風情的竹軒景點。這裡曲徑通幽,蜿蜒的步道旁,荷塘中亭亭玉立的荷花與嬌羞綻放的睡蓮構成了一幅動人的水墨畫。
微風拂過,荷葉搖曳,蜻蜓輕盈點水,錦鯉在荷下嬉戲穿梭,為靜謐的荷塘增添了幾分生機與趣味。遊客們或拍照留念或靜心欣賞,沉浸在這份寧靜與美好之中。
再向南行進,便來到了綠心公園內面積最大的水域——福澤湖。
這裡是觀鳥愛好者的天堂。開闊的水面上,翠綠的荷葉層層疊疊,挨挨擠擠地鋪滿了荷塘一角,各色荷花在這些圓盤之間探出頭來。三三兩兩的攝影愛好者,在湖邊支起三腳架,用專業鏡頭記錄下荷花的千姿百態。
在P7停車場附近的上上碼頭景點,一座由12艘「木船」連接而成的特色浮橋橫跨運河故道。綠心公園建設時,在這裡發掘並重現了廢棄的運河故道,如今已成為一處別具一格的賞荷勝地。
踏上浮橋,兩側荷影綽綽,湖面上小鴨子不時鑽出小腦袋,又冷不丁一個猛子扎進水裡,引得遊客們笑聲連連。故道旁的通蕖橋也是賞荷的絕佳位置,蕖即荷花之意,站在橋上,運河兩岸的荷花美景盡收眼底。(陳施君/文 唐建/攝)
城市綠心公園成了「鳥類幼兒園」
位於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城市綠心森林公園福澤湖區域彷彿成了「鳥類幼兒園」——鴛鴦、白骨頂、鳳頭鷿鷈 ……觀景平台上,有不少攝影愛好者架好相機,等待這些可愛的小傢伙飛進取景框。
通州區攝影家協會會員郭建華、白志海蹲候良久,在福澤湖觀景平台拍攝到了8只剛出生不久的小鴛鴦。靜謐的福澤湖畔,雌鴛鴦在編號24的人工巢穴中孕育新生命,當小鴛鴦們破殼而出後,雌鴛鴦便引導它們從高達5米的巢穴中跳下。對小鴛鴦而言,這不僅僅是一次勇敢的跳躍,更是開始新生活的關鍵。
「巢穴下邊是柔軟的草地。」白志海說,8只小鴛鴦來到草地後,會先跟著雌鴛鴦在草地上舒展舒展筋骨,然後到水面上練習游泳。
據介紹,福澤湖的水面對於雁鴨類鳥類很友好,濕地植被發育良好,是一個比較安全的區域,而且很多鳥類是雜食性動物,湖畔的草葉、嫩芽、草籽、花朵以及湖水中的昆蟲、小魚、小蝦,都能成為小傢伙們的食物,幫助它們茁壯成長。(陳強)
綠心靈動
北京城市副中心綠心公園林木蔥鬱,碧野連綿,一方方花田高低錯落,溪流和湖泊靜謐靈動。公園保育核內混合播種了適應性強的樹種、灌木草種等,出現約50種鳥類,包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雀鷹、縱紋腹小鴞、短耳鴞等。(常鳴/攝)
騎行最快8分鐘
運潮減河上架起「通勤高速路」
今年副中心慢行工程建設的最大亮點——步行和自行車系統示範段工程日前投用。從通州含章園至行政辦公區,騎電動自行車最快只需8分鐘。

運潮減河上,一座景觀橋靜臥水面。作為連接通州宋莊藝術創意小鎮、含章園與行政辦公區的「快速長廊」,這項全長約3公里的慢行工程(含206米橋樑段)將騎行、漫步、觀景與城市文化深度融合。
隨著行政辦公區二期啟用,含章園至行政辦公區的通勤壓力陡增。雖然兩地直線距離僅1.8公里,但因為中間隔著運潮減河、通燕高速、京哈鐵路,通勤族只能繞行通濟路與丁各莊橋,即使駕車也得耗時約40分鐘。示範段工程投用後,從含章園至行政辦公區,騎自行車需要大約15分鐘,如果騎電動自行車僅需8分鐘左右。
示範段工程以5米寬的騎行道為軸線,兩側延伸各2米慢行步道。跨河橋上還增設了觀景平台,夜幕降臨時,橋身燈光與水波交映,將成為副中心又一個網紅打卡地。
這個頗受關注的慢行工程還巧妙串聯了路縣故城遺址公園,利用其530米長的既有園路,形成雙向騎行道。遺址段的青灰色石板路與周邊新鋪的瀝青車道好似時空對話,將歷史文化厚重感與現代交通便捷性交融在此。
此外,慢行工程沿線規劃了8個停車驛站(每個可容納30輛至50輛自行車),南端連接著在建的北京地鐵22號線政務中心站,讓通勤族實現「綠色換乘」,讓騎行與公共交通無縫銜接。(陳強)
老字號美食匯聚大運河博物館
日前,北京全聚德、杭州酒家等京杭兩地老字號企業的上百種美食匯聚北京大運河博物館,兩地展區間還有一處老捨茶館茶歇空間,以茶香迎客,營造交流對話氛圍。
「來了您吶,喝茶呦!」走進北京大運河博物館共享大廳,就聽見洪亮的吆喝聲。聲音來自老捨茶館工作人員張健,他身穿藏藍色上衣,肩上搭著毛巾。茶碗邊的箱子上印著三個大字——老二分。

「老二分是什麼意思?」不少嘉賓問。張健笑著解釋,大碗茶二分錢一碗,在前門賣了40多年沒漲過價,茶碗裡是剛沏好的茉莉花茶,如今仍傳承這項服務,不僅是為了便民解渴、承載老北京人回憶,更為了傳承好老一輩創業者艱苦奮鬥的精神。一位來自杭州的嘉賓高興地說:「在北京,1塊錢竟然能喝50碗大碗茶!」
在杭州特色美食展示區,中國烹飪大師、杭州酒家劉國銘領銜廚師團隊,展示杭幫菜歷史文化底蘊和製作技藝。杭州酒家、杭幫菜博物館特別製作的冷菜「千里大運河」受到關注。「烤鴨外皮製成船艙、紅色火腿製成船棚、麵粉製成船板……這道菜非常有創意。」嘉賓評價。(陳強)
通州學校拓展現實設備全覆蓋
日前,通州區啟動元宇宙XR(拓展現實)教育應用建設項目。通州區中小學XR設備目前已實現全覆蓋。
XR技術包含了AR(增強現實)、VR(虛擬現實)、MR(混合現實)等,利用硬件設備結合多種技術手段,將虛擬的內容和真實場景融合。得益於該技術,中小學課堂正在發生改變。比如,北京五中通州校區的物理課上,學生可以通過VR設備直觀感知宇宙速度,沉浸式體驗衛星發射全過程。
目前,通州區正在構建高中、初中、小學三個學段的人工智能課程框架,同時謀劃針對教師的相關培訓。(牛偉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