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親子健行巷弄鹿港」活動談起

從「親子健行巷弄鹿港」活動談起

日前,鹿港鎮體育會所主辦的二O二五「親子健行巷弄鹿港」活動在鹿港民俗文物館前廣場展開,此活動是為了配合運動部全民運動署「運動i臺灣2.0」計畫,推廣運動向下扎根,鼓勵幼童與銀髮族能走出戶外體驗鹿港鎮內迷人的巷弄,擁有更健康的戶外生活。同時,在與「毛小孩」健行的過程中讓民眾能更加的愛護小動物,使得這些「毛小孩」能在主人的呵護下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實質上,鹿港存有許多被民眾遺忘的巷道,見證鹿港的興衰,當鹿港的各巷道走進鉛華的歲月當中之際,也呈現出巷道的滄桑之容,道出了巷道在這世間的輪迴流轉,若將巷道破損的地面形容是巷道的皺紋,那存在於其間的紋路,其實正道出這世間許多動人感人的故事,足見,這眾多的巷道故事存在著讓人尋幽的情趣意味,藉由巷道的故事是可來體現出人文之美的。而透過「親子健行巷弄鹿港」活動當民眾親臨這些巷道之時,在導覽員的解說下,自有一番新的體會與認識。

鹿港的巷道見證鹿港的歷史與發展,就在資深文史工作者王康壽訪問鎮內耆老後,王康壽將其訪談內容記錄整理,撰寫成《鹿港小巷之美》一書,書內記載鎮內的許多巷道故事,供民眾參考瞭解鹿港巷道歷史與故事,可謂是一本描述鹿港巷道的經典之作。民眾可透過閱讀《鹿港小巷之美》一書來對鹿港巷道進行深度的瞭解,體會溫馨質樸的庶民文化故事。

另外,在鎮內有不少愛護毛小孩的人士,發揮愛心在日常生活照顧牠們,這些愛心人士長期用心為鹿港的浪貓浪狗的生存而努力,發起推動結紮與認養浪貓浪狗活動,呼籲「以結紮代替撲殺,以認養代替購買」,推動TNR〈誘捕Trap、絕紮Neuter、放回原地Return〉,受到不少民眾的響應支持,希望藉此讓鹿港地區民眾與小動物們能和諧相處,創造出一個關愛小動物的溫馨社會。

在此次的「親子健行巷弄鹿港」活動,主辦單位藉由活動向大家傳遞了貓狗結紮等相關知識,現場還有彰化縣動物防疫所做寵物疫苗施打及寵物登記的服務。用心規劃關懷毛小孩的相關內容,讓飼主們能瞭解照顧好毛小孩的方法,由內心落實他們對於毛小孩的責任,因為,現今社會上的流浪貓狗,絕大多數都是民眾所棄養的,如能加強飼主們的責任心與愛心,對於減少流浪貓狗的數量定有裨益。

事實上,現今在鹿港的各巷道存有不少街貓,好心民眾都拿出食物來餵食貓咪們,貓咪們以「瞄瞄」的叫聲來答謝好心人的善行,然而,卻仍有極少數的民眾討厭街貓,「身為街貓非其所願」,發揮愛心照顧街貓,可讓自身更為柔軟寬厚,當圓滿街貓人生的同時也圓滿了自己的人生,何樂而不為呢?另外,加強民眾的動物保護觀念有其必須,關懷毛小孩的生命教育亦應從小在學校教育當中落實,養成小朋友們對於生命的尊重與愛護小動物的慈悲心,那麼,當小朋友長大後不僅不會虐待毛小孩,更會用心來保護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