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雞帶小雞壯大福興社區發展
福興鄉的社區營造發展,成績有目共睹,日前的一一四年彰化縣福利社區化旗艦型計畫,福興鄉外中等六個社區成果展,即可證實。福興鄉的社區發展,是以鄉下「母雞帶小雞」方式,經過十幾年的功夫,各社區發展各自特色,壯大成萬樹繁花的豐碩成果。
今年度福興鄉福利社區化旗艦計畫,是由甫獲得衛福部評鑑榮獲金卓越社區甲等的外中社區領航,帶領二港、秀厝、三汴、同安及鎮平社區辦理;成果展也邀請協力社區番婆、萬豐、三和、麥厝等參展觀摩,有精彩的動態表演,及各社區靜態成果展,活動相當熱鬧豐饒,期望彼此串聯成線,打造「幸福福興」願景。
成果展中的亮點之一,是同安社區的同樂軒北管表演。同樂軒創立於清同治年間,已有一百五十多年歷史,當初是為了同安寮十二庄請媽祖廟會活動,作為十二庄王爺頭的福安宮駕前陣頭。期間由於老謝凋零,一度式微,近幾年在鹿秀社區大學聘請藝師指導,參加的人員從八歲到八十歲,包括福安宮前主委陳鈴坤一家三代,展現出青銀共學、薪火相傳的可貴。
福興鄉二十三個社區,目前共有二十二個社區關懷據點,密度在彰化縣各鄉鎮名列前茅。福興鄉社區蓬勃發展,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功不可沒,其在民國一百年輔導成立「福興鄉老人社區照顧互助聯盟」,最初由西勢等五社區組成,由西勢社區當「母雞」,帶領其他小雞,彼此彼此互助、互惠、互享,共同學習,帶動風潮,加入的社區逐年增加。
福興鄉社區總體營造蓬勃發展,在彰化縣社區老人活力秀的比賽,西勢、外中、三汴社區先後榮獲全縣與衛福部佳績;西勢、番婆、外中社區也先後在衛福部社區福利化評鑑,獲得優等、金卓越獎,成果令各界刮目相看,這除了縣府、公所的輔導,多半也受到老助盟支援協助。
福興鄉雖無法像鹿港,經常性舉辦大型系列活動,卻在社區營造上,發展出獨特的魅力和成果;並以早期農村最淺顯易懂的「母雞帶小雞」支援輔導方式,協助公所推動「一社區一特色」的社造、老人福祉等,在各社區落實根深柢固,也展現社區的力度。
福興鄉這十幾年來,社區關懷據點密度,老人共餐等福利社區化成績,受到各界肯定和讚賞,成為全台幸福老厝邊的典範。而弘道基金會輔導成立的「福興鄉老助盟」,是帶動風潮的領銜者,並全力支援協助,絕對應該記上一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