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歹勢啦(台語:不好意思)!我們來晚咯!」第一次見小何,她風風火火地衝進咖啡廳,這位苗條甜美的小個子女生,穿著一條白色連衣裙,眼神靈動又明亮,整個人彷彿散發著甜滋滋的陽光氣。 188身高的一位大男生在後面緊緊跟著,皮膚是健康的小麥色,臉上帶著典型體育生的靦腆樣兒。
兩人差著快30公分的“最萌身高差”,站在一起卻非常和諧——小何仰頭說話時,文燦會下意識彎腰;她手舞足蹈比劃時,他就穩穩扶著她的背包帶。空氣裡飄著的粉紅泡泡,比桌上的卡布奇諾拉花還要甜。
讓人又笑又哭的校園愛情
小何名叫何文佩,是在廣州暨南大學新聞傳播繫念書的台灣學生。從2017年開始,她從台中來到廣州,大學一路念到研究生,一晃就在學校待了7年時間。
2020年10月31日,小何從學校朋友聚會,認識了比自己高一級的學長──就讀體育系的李文燦。
文燦是小何的「天菜本菜」。 「用我們台灣話講,文燦是個阿陸仔,是我超愛的運動型男。摩羯座,北方人,人狠話不多。」小何提起文燦就眉飛色舞。
於是,小何開啟了主動追求模式,沒想到輕鬆追到。 「他說自己理想型是170歐美系辣妹,屁咧,還不是照樣被我拿下!」說這話時,她下巴抬得高高的,眼裡全是藏不住的得意。
校園戀愛的甜度,簡直能齜出蜜。倆養了一隻銀漸層,名字叫「茶葉蛋」。 “這名字可愛吧?文燦給取的,擺明了是笑話我嘛。”
「茶葉蛋」是他倆的「愛情見證官」:跟著他們吃遍學校周圍的蘿蔔牛雜、魚蛋腸粉、砂鍋粥、雙皮奶、豬腳薑… …蹲在共享單車上逛遍校園角落,擠在租來的小車裡去佛山逛吃,那些踩著陽光上課、追著晚霞約會的
但畢業這道“大考題”,永遠是考驗校園情侶的終極魔咒——未來往哪走?成了懸在倆頭上的大問號。
文燦臨畢業時,接到了北京攀岩國家隊的實習邀請,在北京一待就是兩人月。 “當時他還琢磨著考博,說可能要在北京待個四五年。”
在電話裡聽到這個消息,小何當場「炸毛」:「我當時都拿到廣州奧美的offer(聘書)了!天天就想著我們能一起長居廣州。因為我們從大學時在這裡相遇,這座城市是我們愛情的開始,也是我們最熟悉的地方。我堅信這裡可以承載我們倆未來的夢想。」
但一邊小何卯足勁想紮根的廣州,一邊又面臨家人朋友的「奪命連環call」。媽媽在廈門創業,催她趕緊去廈門發展,台灣的朋友也勸她:“回台灣多好,有朋友罩著!”她嘴上應著“再想想”,心裡卻像被什麼東西勾著——她捨不得在廣州的記憶,捨不得廣州讓她舒適的煙火氣,更捨不得那個說“李捨他家”的“李文。
小何急得直跺腳,對著電話那頭的文燦爆哭:「我為了倆人能在廣州紮根,天天像打了雞血似地拼,你倒好,是想單飛,還是想找你那北京前女友?!」空氣裡的火藥味簡直能把電話線都著。
「好在文燦在結束實習過後,還是回到廣州,回到了我身邊。」小何笑著說。現在文燦在廣州成為一名體育老師,小何也在抖音開創了「灣灣小何」帳號,成為一名自媒體博主,兩個相愛的人也真正開啟了屬於他們的「廣漂」生活。
選擇「溜溜」的小幸福
清晨7點,鬧鐘剛在床頭響兩聲,就被文燦一巴掌壓滅。他輕手輕腳地起床,幫小何收拾化妝桌,做好早餐,出門上班。出門前他還特地拿走了桌上的環保紙咖啡杯,杯上畫著「今天下班一起去溜溜哦~」旁邊畫著個歪歪扭扭的小人,這是小何睡前給他的留言。
「有次我偶然在直播的時候唱了首歌仔戲,很多人都表示很感興趣,我便開始跟網友們分享一些在台灣和大陸生活小趣事和兩岸之間的文化的差異。」憑藉她的努力和天生親和力,小何一年就收穫了32萬粉絲。
「溜溜」是小何和文燦的加密暗號,一旦收到這個暗號,無論工作到多晚,他們都會相約去街上覓食。兩個人最愛擠在城中村和CBD相交線的腸粉店裡,老闆端上一盤淋著豉油的腸粉,倆人也你一口我一口,吃得比米其林大餐還香。
「深夜的廣州美食超多的,有高檔餐廳、網紅飯店,有隨處可見的老字號和大排檔。這家開在寸土寸金的CBD內店面簡陋的腸粉店卻天天都大排長龍,我們從大學就開始過來吃,燒臘也超正點珍陋的腸粉店卻天天都大排長龍,我們從大學就開始過來吃,燒臘也超正點珍得。
在廣州,柴米油鹽包裹著這座城市的煙火氣,讓他們下定決心留在這裡。小何說,廣州就是一座「神奇」的城市。 「你可以素面朝天穿大T卹去白天鵝賓館吃早茶,也能西裝革履蹲街頭小店啃豬腳薑;可以趿著人字拖逛太古匯買奢侈品,也能去十三行淘幾十塊的衣服。在這裡,沒人會因為你穿啥對你指指點點,沒人會攀比。」
「和愛人在這樣的一座城市,為了同一個未來奮鬥,就是我要的簡單踏實的幸福。」小何笑得很滿足。
安家廣州,把日子過成最舒服的樣子
每次回台灣,家人朋友總會圍著小何問個不停,小到吃的怎麼樣,大到工作薪水、物價水準,大家對她選擇留在廣州多少有些心存顧慮,小何總是耐心解答。
「每當被問到為什麼非要留在大陸,我總會說『哎呀,我一句兩句也講不清,那是一種感覺』。」小何說,這種感覺她很難用語言描述,也許就是在廣州這個大大的城市裡,她和文燦努力紮根、慢慢成長,過著自己的小日子的踏實感和歸屬感。
就像她描述自己第一次吃螺螄粉時被臭到跳腳,現在卻一周要炫三碗;吐槽文燦做的紅燒肉太絕,害她一年胖了20斤。正說著,文燦就會插一句“你胖點可愛”,被她笑著拍了一胳膊。文燦老被小何逼著學台灣腔,把「你好」說成「你吼」;小何跟著文燦去健身房,練兩分鐘就偷懶得吃零食,被抓包時吐舌頭;倆人現在還是會為「鹹豆花還是甜豆花」吵得臉紅脖子粗。
今年是小何、文燦在廣州的第9年。他們正準備搬進新買的小家,買了一輛代步車,「茶葉蛋」也從瘦巴巴的小貓長成了肥嘟嘟的「豬咪」。家裡的冰箱上、牆上貼滿了他們去大陸各地旅行的照片…
小何也從剛來時的“台生”,活成了地道的“廣漂”。她會說幾句流利的粵語,知道哪家的蘿蔔牛雜最正宗,她說:“以前總覺得’家’是個地方,現在才懂,家是有愛的人在的地方。”
2022年秋天,文燦教小何騎腳踏車時出了岔子。她沒穩住車把摔在地上,臉擦破了皮,血直往外冒。文燦嚇得魂都飛了,抱著她往醫院跑。處理傷口時,他嗆著小何臉上的疤,突然紅了眼眶,眼淚吧嗒吧嗒掉——這在體育場上摔過無數次都沒哼過一聲的硬漢,因為她一點小傷哭了,哭得像個受委屈的孩子。
從那天起,文燦每天都會變成花樣給小何做飯,特地不放醬油怕留疤。蒸魚、番茄炒蛋、冬瓜湯……每道菜都清淡得沒味道,他卻做得認認真真。小何看著他繫著圍裙在廚房忙碌的背影,突然覺得,“這輩子,就是這個人了。”
那晚她打電話給媽媽:「媽,我想嫁給文燦,留在廣州。」電話那頭沉默了會兒,媽媽說:「只要你覺得幸福,在哪兒都一樣。」掛了電話,小何瞅著坐在沙發上給「茶葉蛋」梳毛的文燦,突然笑了——「原來沒有多閒
至於未來? “就是接著在廣州,吃遍所有的腸粉店,把“灣灣小何”的帳號做得更熱鬧,然後在某個陽光正好的日子,穿著婚紗對文燦說’我願意’。”
總策劃| 任天陽
總統籌| 林海利
總執行| 胡泉
策劃執行| 蔣錚
統籌執行| 李國輝
文|戚美青
圖| 受訪者供圖
製片、編劇| 美青
導演、剪輯| 愚烏安
出鏡| 愚文佩(台灣花) 李燦爛燈光總監
助理照明、燈光包裝器 |黎傑文外展、推廣| 李國輝後勤| 趙浚懿劉子丹溫穎合作單位| 廣州台灣青年之家鳴謝單位| 暨南大學